4月1日,在济南举办的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培训班上,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为获得“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的全国15个城市授牌,昆明市获得了这块金字招牌。
自2017年成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以来,昆明市积极发挥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不断强化政策保障、创新供给模式、优化消费环境,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和服务要素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优化,文化旅游对外交流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提档升级。去年底,昆明市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评定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数据显示,3年来,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近1.5亿元,有效拉动文旅消费6.5亿元。2020年,昆明市通过对景区减免门票、在“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租(包)车的自驾游客予以补助,以及对文旅新产品企业予以奖补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有力助推全市文旅消费市场快速回暖。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1.36亿人次,恢复到2019年的73.17%,高于全国25.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900亿元,恢复到2019年的69.53%,高于全国30.6个百分点。
为促进文旅消费,昆明市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旅游发展要求,以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为目标,着力发展大健康、大文创、大旅游,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全面推进“旅游革命”。目前,派拉蒙、成都环球世纪、华强方特、融创、华侨城等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品牌落户昆明;建成了一批超大型冰雪海洋旅游综合体和大型城市旅游综合体;加快培育红色旅游、体育旅游、夜间旅游、康养旅游及研学旅游等文旅新业态;推出以871西区·智慧乐园为代表的一批数字化旅游体验项目。并通过改造老旧厂房建设文创园区30余家,打造高品质步行街12条,文体商旅综合体52家,4A级以上景区13家,旅游度假区3家,四星级以上酒店26家,旅游民宿近100家,营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新载体。
昆明市还挖掘传统节日、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培育形成春城文化节、海鸥文化节等30余个文化活动品牌。每年承办世界、国家、省级大型体育竞赛达10余项。推出闻一多公园、马家大院等一批精品庭院剧场和以少数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演艺活动,满足游客“看上一场好戏”的需求。
此外,昆明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形成夜游景区、夜间演出、24小时城市书房、夜间商业街等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有吃头、有玩头、有看头、有文化、有消费的夜经济发展格局。昆明市被评为“2020中国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
目前,昆明市全面建成布局完善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举办数字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活动,一批博物馆、景区和非遗项目积极引入5G技术和VR/AR等新技术,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智慧化文旅消费服务体验,实现“一机在手、畅游昆明”。
同时,昆明市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发起成立昆明国际友城旅游联盟,加大昆明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宣传,设立昆明旅游海外营销中心,不断扩大昆明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昆明的国际美誉度和知名度,有效促进了入境旅游接待量持续增长,拉动入境游客文旅消费。
为打造放心的文旅消费市场,3年来,昆明市推行旅游投诉5分钟响应、24小时办结,30天无理由退换货,建设行业诚信体系,持续实施“红黑榜”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全市文化旅游消费环境。
今年将结合COP15在昆召开契机,强化政策保障、创新供给模式、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昆明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和服务要素,如适时投放新一轮消费券,适当扩大到全省或全国低风险地区游客;制定实施《“引客入昆”补贴实施办法》,激励省内外旅行社招徕游客;重点推进休闲度假产品、精品景区、半山酒店、智慧旅游等核心项目建设;将夜赏、夜游、夜宴、夜娱、夜购、夜宿“六夜”系列产品融入本地闲适的生活和文化体验场景,丰富全市夜间文旅产品,进一步优化基础配套设施,提高文化旅游对外交流水平和影响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