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投资动态
高质量建设国际化自贸试验区 昆明片区全球揽英才

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2019年8月30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的挂牌设立,昆明正式开启“自贸时代”,加入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阵营。

随着自贸建设的步伐加快,在全面开创昆明国际化发展新格局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当好昆明国际化建设排头兵,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的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近日,2021年云南省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昆明自贸行活动成功举办。这一平台的搭建,对求贤若渴的昆明片区来说正是天赐良机。

牵线搭桥

开展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昆明自贸行活动,目的在于以海外赤子为国服务为契机,推动人才集聚多元化、高端化、专业化,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人才引领、智力支撑、创新驱动,推动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发展。活动邀请到了来自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11名专家。活动期间,专家组成服务团,围绕跨境电商出口退税,跨境物流,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发展,商务金融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送经验、提措施、解难题。

座谈中,针对产业发展中的不足,专家服务团深入服务需求部门和企业,把脉问诊,建议应开拓产业发展空间,合理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平台,加深行业产业协作,利用行业资源形成行业优势,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加强与高校、研究院合作,为企业输送人才。

在出口退税、外贸、跨境物流等方面,专家调研发现,存在企业对税收相关政策理解不透,缺乏专业报关知识,南亚东南亚国家不同的进出口税收政策对企业进出口成本造成影响,物流发展较为分散、物流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结合片区跨境电商和商贸物流发展现状,企业的疑问和关心的问题,专家从跨境电商出口税收政策、出口退税风险、跨境物流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对跨境电商物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解答,并对昆明片区未来在税收和物流业方面的发展与规划提出了建议,建议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税收理念,探索财政、金融配套优惠政策。同时,建议政府职能部门探索成立跨境物流服务中心、引导构建跨境电商物流联盟、制定跨境电商物流信息标准等,多举措推动物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

有限的座谈交流不仅干货满满,还搭起了一座桥梁,敲开了未来无限可能的大门。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工业特泵研发生产的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也在积极谋求产品的升级迭代,研发更加绿色节能的技术,顺应时代的需求。专家团队中,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刘洋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项目的支持下,在荷兰莱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5年取得学位后回到家乡昆明。在与刘洋副教授座谈后,昆明嘉和公司负责人洪秋虹表示受益匪浅:“专家的视野更广,为我们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这次座谈,昆明嘉和公司与刘洋副教授也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

通过活动开展,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成功“牵手”一批海外赤子,向11名专家颁发了聘书;同时,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工业和科技局、商务金融服务局与专家和专家所在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项目合作、技术支持关系。另外,还促成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中医科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签署协议,在双向转诊、会诊、技术指导、培训等方面达成共识。

引才有方

在引进国际化人才方面,昆明经开区是云南最早搭建平台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的园区。

“十一五”期间,昆明经开区就建成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最大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云南海归创业园。2014年,为进一步探索留学生创业、就业的新途径,鼓励和扶持留学生自主创业,昆明经开区相继出台了《云南海归创业园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云南海归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至今,云南海归创业园已运营10余年,目前入驻企业290家,在园注册企业5000余家,主要为检测、医疗、机械加工、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等科技型企业。园区营业发展稳步提高,园区企业年度贡献税收约4亿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设立以来,顺应自贸建设的需求,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想方设法引进人才。

首先在制度上给予高位保障。挂牌以来,在原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基础上,持续加码人才政策,除了贯彻落实《昆明市促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还发布了新的《支持人才发展措施》,政策力度超过以往。例如,不仅对个人也对相关企业、单位有奖励和扶持,用人单位也可以申请人才补贴。引进的人才,每月最高可获2.5万元生活补贴,最高可补助5年;顶尖人才在昆明片区内购房,还可获得600万元安家费。成功引进人才的用人单位,可申请1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引才奖励。

另外,鼓励社会资本创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片区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在上级下放权限的基础上,允许外商独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区内落户,对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秀海外华人组织在区内设立分支机构的,最高给予30万元落户奖励。鼓励国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区内开展合作,对于区内企业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海内外高端紧缺人才的,可按中介费用70%的比例给予补贴,单个引才最高可补贴20万元。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在各级财政补助基础上,分别再给予国家级500万元、省级100万元、市级50万元的一次性开园补贴。

两年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共兑现各类人才补贴564万元。

“真金白银”给扶持的同时,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还在用人理念上不拘一格。2020年,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管委会开展了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工作,其中包括管委会副主任等高层次管理岗位。此次公开招聘,为昆明片区招揽了一批高学历人才,现任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制度创新部副部长董佳便是其中之一。董佳是经济学博士后,此前在大连片区有多年工作经验,他非常看好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向南开放大趋势下,昆明片区的机遇,希望把大连自贸建设的经验带到昆明,碰撞出新的火花。

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还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招引。4月,中组部、团中央第21批赴滇“博士服务团”到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实地调研,以此次调研活动为契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管委会聘请了“博士服务团”25名专家为片区智库专家。8月,举办了在滇外国留学生创业创新实训营,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津巴布韦、土耳其、也门、老挝等国家的25名留学生参观了昆明片区后纷纷表示,希望毕业后能在这里创业。来自土耳其的留学生兰心直言,自贸试验区环境政策好,对今后在这里创业很有信心。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白天说,这几年昆明变化很快,希望毕业后能留下来。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67人、高层次人才团队4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84%和25%。截至目前,全区人才总量达7.29万人,人才密度达26.7%。

爱才有道

对董佳来说,吸引他留下来还有一个特别温暖的原因。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管委会想方设法帮他解决了子女就学、配偶工作问题,让他可以踏踏实实、没有后顾之忧地干事业。董佳说:“当下,个人事业必须融入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步伐,这是我选择昆明片区的初衷。来到这里后,干事创业的氛围好、平台广、政策优、体制活。这是一个难得的时机,更加坚定了我留下来的决心。”现在,董佳一家人来到了昆明,同样是博士的妻子也在昆明片区找到事业的舞台。

人才引进来,如何留下来?这是当前各地都在着力破解的瓶颈。 

引才有方,爱才有道。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尤为重视以人为本,全力做好“后勤保障”,让人才入区后可以全心全意谋事业。为解决住房问题,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管委会投资1.62亿元,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环境最优、标准最高的396套人才公寓;专门设置了“人才服务官”岗位,为入住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入住办理、“一对一”人才补贴申报、子女入学、就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家政套餐定制服务,构建多层次、差异化、全覆盖的保障体系。目前,已有145名人才入住人才公寓。经认定的各类人才,不仅可以按规定租住人才公寓,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还可申请“人才绿卡”。持“人才绿卡”的片区可分层次提供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创业扶持等服务保障。在新引进人才子女入学问题上,非本地户籍学生可享受本地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事业上有发展,生活上有方便,人才就能留下来。记者吴洁报道

新闻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开展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和青年拔尖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团结引领服务海内外知识分子的重要举措。

此次活动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下开展。昆明自贸行活动的目的在于,以海外赤子为国服务为契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人才引领、智力支撑、创新驱动,推动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留学人才智力报国优势,通过人才智力援助方式,助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高质量发展。

同时,大力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主动团结、引领专家人才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不负人民期望,不辱时代使命;积极引导广大留学回国人员和青年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来源:昆明日报)

昆明信息港承建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访问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