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晋宁撤县设区,开启了加速融入昆明主城发展的新征程。5年来,晋宁区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抓铁有痕的韧劲、勇闯新路的决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保民生、抓发展,经济健康运行,社会和谐稳定。
晋宁人大
求真务实担当为民
2017年,晋宁撤县设区,召开了昆明市晋宁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5年来,在中共晋宁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履职,圆满完成了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的使命与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晋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年来,晋宁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听取审议各项工作报告156项,开展执法检查7次,专项工作调研21次,检查、视察40次,专题询问2次,专项工作评议4次,质询1次,作出决议决定131项,提出审议意见、工作建议356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05人次,促进晋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群众。
5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组织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130人次,邀请代表参与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活动780人次,建设代表工作站(室)103个,代表的履职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
5年来,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认真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民主决策,确保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决定决议,为改革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依法选举任免,为改革发展提供干部支持;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确保促进发展改进民生。具体工作中,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对民生工作的监督,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加强对依法治区的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代表主体地位,确保履职服务保障。搭建平台健全机制,服务代表履职尽责。抓实代表建议办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坚持强化机关建设,确保提升能力素质水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有关规定。完成机构改革任务,设置工作机构3个、专门委员会5个。在全市率先创办图文并茂的学习宣传资料《晋宁人大》。2021年,被命名为国家级“节约型机关”,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四星级”示范党支部。
2021年,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强化政治责任担当,落实落细党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强化监督工作,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依法决议决定和任免干部,圆满完成了晋宁区二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探索两个“家访”,丰富和拓展了“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聚焦问题导向“问计于民”,教育教学大调研更加坚定了全区人民加快教育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今后5年,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保持与区委同心同向同目标,在滇池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转型、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社会治理、融入主城等工作中发挥人大作用,贡献人大力量,促进晋宁高质量发展。具体工作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与晋宁区委同心同德;着力监督质效,始终与发展同向同力;尊崇厉行法治,始终与民主同频同行;加强代表工作,始终与代表同声同音;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与时代同步同进。
今年,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将着力“四个机关”建设、做到一个健全、提高两个实效、实施两个“家访”、推行两个“谈话”。即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推进“四个机关”建设;建立健全专委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专委作用;探索多形式监督,提高监督实效,助推晋宁高质量发展;提高代表建议质量和办理实效,助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试行“家访”代表和“家访”选民办法,畅通倾听民意渠道;推行被任命干部任后谈话、履职情况座谈的学习教育制度。
晋宁政协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过去5年,是晋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深化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5年,也是晋宁区政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5年。5年来,在中共晋宁区委坚强领导和昆明市政协大力指导下,政协昆明市晋宁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大局,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助推晋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5年来,政协昆明市晋宁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把准正确方向,增强政治定力,思想引领不断强化。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突出党建引领,把牢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建言献策,协商民主深入推进。始终坚持主责主业,搭建协商平台,完善协商制度,强化协商实践,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担当作为得到彰显,始终坚持服务大局,紧扣中心工作,发挥政协制度优势,集思广益献良策,向晋宁区委、区政府及职能部门报送工作建议、建议案共93份,为助推晋宁区改革发展汇聚力量;厚植为民情怀,关注民生福祉,履职为民更加有力。始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思想,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作为,努力推动民生事业改善;增进团结民主,营造和谐氛围,发展合力有效提升。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加强联系联谊,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实工作基础,提升履职能力,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始终坚持固本强基,健全制度机制,强化作风建设,打造过硬队伍,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为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晋宁区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政协昆明市晋宁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开拓进取、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推动政协各项工作有序发展。具体工作中,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在筑牢思想政治基础中坚定政协立场;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己任,在助力晋宁改革发展中扛起政协责任;坚持以提质增效为导向,在提升双向发力作用中谋求政协作为。
未来5年,是晋宁区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5年。政协昆明市晋宁区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今后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以服务晋宁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紧围绕晋宁“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助推晋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健康旅游目的地”作出积极贡献。主要举措是强化政治引领,在筑牢共同思想基础上持续用力;履行政协职能,在助推晋宁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坚持团结民主,在广泛凝心聚力上持续用力;加强自身建设,在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上持续用力。
2022年,是新一届晋宁区政协常务委员会任期的第一年,也是晋宁区经济社会发展迎难而上、创新突破的关键一年。围绕晋宁区第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晋宁区政协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把牢政治方向上实现新提升;坚持围绕中心,在服务改革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坚持凝心聚力,在汇聚发展合力上作出新贡献;坚持强基固本,在提升履职效能上迈出新步伐。
看成绩
经济发展趋稳向好
近5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晋宁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市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三大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区各项事业发展趋稳向好。
经济建设平稳发展
在复杂的形势下,晋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2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088元、19987元。累计引进市外内资324亿元、外资6568万美元,争取上级各类资金41亿元。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特色农业提速升级,2018年获评云南省花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被列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区,连续2年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花卉产业示范创建县。上等烤烟比例稳居全市第一,持续巩固省级核心烟区地位。全区农业生产总值达51亿元,年均增长10%;新型工业提质增效,装备制造、精细磷化工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75亿元。晋宁工业园区荣获“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现代服务业提档升格,成功创建为“云南省旅游强区”,年均接待游客近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2.5亿元,年均增长71%。现代物流业发展实现新突破,腾俊国际陆港建设成为“国家首批示范物流园区”。社会物流总收入达22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亿美元。
城乡面貌更新更美
规划布局持续推进,完成《晋宁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十个专题评审工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东南绕城、晋红高速顺利通车,“一横两纵”高速路网格局基本形成。4个立交改扩建并通车,18条市政道路完成建设,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193公里。硬化57条农村公路,完成23.7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建成充电桩854个、基站塔705座、5G基站693个,城区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城乡环境显著提升,新建3个市政公园,新增城市绿地3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平方米。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66个、美丽乡村13个;脱贫攻坚全面胜利,6个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户411户1242人全部脱贫出列。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对口帮扶东川区阿旺镇脱贫摘帽。创建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都市驱动型实验村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
生态文明不断提升
滇池治理取得实效,投资1.1亿元,实施柴河、大河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整治及水质提升项目16个。累计投资近12亿元,实施入滇河道及环湖干渠支次管网工程等项目145个。累计投资4.87亿元,顺利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再生水生态补水项目(一期)建设。拆除防浪堤36公里。滇池流域涉农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8条入滇河道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较2017年增加6条。纳入国家考核断面的河道全部达到“十三五”目标要求。区域水环境质量总体呈好转趋势,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设营造林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8%。环境空气质量连续5年总体评价为优良,成功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南滇池湿地创建为昆明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彩鹮、金线鲃、海菜花等珍稀物种再现滇池。
群众福祉持续增进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坚决有力,全区至今“零输入”“零确诊”。建设核酸实验室3个,开展核酸检测20余万人次,疫苗接种78.51万剂次,接种率95.6%。驰援武汉疫情防控,获省级抗击新冠疫情表彰。派出医护人员和民兵指战员5批562人次、公安民警20批79人次,支援边境疫情防控;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创建省一级幼儿园9所、省级文明校园2家、市级文明校园4家,是2019年云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在全市率先实施区域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打包付费制度,国家DRGs付费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完成区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建设,成立省、市专家名医工作室20个,新建和改扩建基层卫生院(室)48所;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3.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8万人、参保率96%。“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9个,实施农村危房、抗震改造3000余户。建成保障性住房近40万平方米。实施45个老旧小区改造,近1.2万人受益。
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构建“1+1+X”垂直管理模式,晋宁区国资公司资产总额突破165亿元,在全市率先取得“AA”级信用评级,累计发行债券15亿元。出台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市场主体从1.10万户增至2.46万户,民营经济总额达113亿元。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率达95%,成立集体经济组织742个。在全省首家推进土地延包30年试点,涉及农户2.2万户,合同签订率达99%,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建立完善“1+4”社会治理体系,成功打造30个村(社区)治理示范点。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和COP15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纵深发展,打掉黑恶组织(集团、团伙)7个,连续9年保持命案全破。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个。实现“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全覆盖,连续2年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
看部署
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后5年,晋宁区政府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把滇池治理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总抓手,把加强社会治理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压舱石,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健康旅游目的地”。为实现上述目标,晋宁区将聚焦以下6个方面:
聚焦经济环境稳增长
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
围绕发展定位,紧盯磷化工、光学仪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主导产业链,加快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提升工业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贡献率。建立花卉新品种研发繁育中心和云花种质基因库,集中力量打造亚洲鲜切花产业基地。稳步推进滇池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打造绿色高效生态农业。打好“古滇文化”“郑和文化”两张牌,以古滇文旅项目等旅游服务业为主导,支持文创产业发展壮大。培育现代商贸物流新兴产业集群。充分利用“春城”品牌,推进“体育+旅游+康养+智慧”融合发展,精准提供“后疫情时代”大众体育需求,建设一流的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和特色体育健康城市。到2026年,全区经济总量达到30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8%左右。
聚焦宜居环境高品质
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
完成《晋宁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实现“多规合一”。将生态保护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建设低密度、高品质城市生活社区,实现山水城湖和谐共生。补齐城镇化短板弱项,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以及老旧街区改造,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美丽晋宁。探索实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盘活农村存量用地。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进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一五十百千”示范创建,推动临湖一侧村庄成为高品质农文旅综合体和高A级景区,形成产业振兴、村庄美丽、群众富裕、生态和谐的乡村振兴“晋宁样本”。
聚焦改革创新大提升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构建高效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促进工业园区优化提升和提质增效,实现传统工业向高端化、数字化转型。努力建成“商业模式创新、主营主业突出、经营能力一流、管理体系规范”的一流区级国有平台公司。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全生命周期”体系建设,减轻企业负担。持续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投资重点项目。建立政府投资、产业类项目储备库,制定滚动投资计划,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聚焦绿色发展新气象
增添高质量发展优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按照“退、减、调、治、管”的原则,围绕“四个治滇”工作思路和“六个转变”工作路径,毫不松懈狠抓滇池治理,打好“湖泊革命”攻坚战。全力抓好“十年禁渔”,巩固提升“四退三还一护”工作成果。着力加强入滇河道治理,确保8条入滇河道水质国考、省考断面全面达标。加大护林防火、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8%以上。
聚焦民生事业新突破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现“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的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打造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湛、实绩突出的教师队伍,深化“四名工程”,让高考一本率和本科率大幅提升。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组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持续加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力争将晋宁区人民医院建设为三级医院,努力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建设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着力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城乡社会治理行动。“零容忍”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构建应急管理现代化体系,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药品质量安全强基工程。
聚焦作风建设提效率
积攒高质量发展底气
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各项工作,让旗帜鲜明讲政治在政府系统扎深根。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倡导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坚持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到“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让效率成为今后引领晋宁区发展的最强动能。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推进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坚决惩治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今年,晋宁区政府把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7%。为此,晋宁区将大抓生态效益提升,深入推进滇池治理,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大抓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特色产业打造示范引领,加快产业集聚提高亩产效益,促进投资升级激发内需活力;大抓城乡融合发展,突破瓶颈强化发展保障,补齐短板推动城市建设,整合资源筑牢振兴基础;大抓民生保障改善,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大抓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大抓政府效能提升,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在思想上时时想着抓落实,在工作上处处带头抓落实,让“效率”作为晋宁最鲜明的特征,作为晋宁政府工作最叫得响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