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 漂亮“成绩单”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8.03亿元增加到47.25亿元。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累计完成1931.87亿元。
常住人口达98.8万人。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投入脱贫资金6.65亿元,2个贫困村33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市率先脱贫。
53.05万平方米回迁房成功交付,17.6万户不动产“办证难”问题得到解决。
这些做法全国全省试点示范
“民生小实事”模式入围全国创新社区治理典型案例。
“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改革试点得到市委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一窗通”办理、不动产“同城通办”等创新实践擦亮了营商环境品牌。
这些荣誉令人骄傲
荣膺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云南省第四届文明城市、云南省生态文明区、云南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城市、中国楼宇经济最具投资价值城区、楼宇经济领军发展城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
致力转型升级,经济实力在提质增效中明显增强
深入实施“1281”现代服务业培育工程,三次产业结构从0.88∶29.08∶70.04预计调整至0.6∶21.3∶78.1。
商务楼宇面积达415万平方米。
税收“千万元楼宇”35栋、“亿元楼宇”17栋,总部集团型企业69家,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31家。
致力深化改革,发展活力在创新创造中不断迸发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实现“零”的突破,发行、筹集资金 6.27亿元。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1112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网上可办率达98%,全程网办事项达94%。
“互联网+政务服务”“七办”模式等便民化举措提升了办事体验,市场主体达11.2万户。
百盛餐饮、盒马鲜生、特斯拉、安永等知名企业成功入驻,招商引资累计完成内资610.09亿元、外资4.9亿美元。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95%,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1家。
致力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在一体推进中更加协调
城市更新改造拆除建构筑物面积369.61万平方米,建成回迁安置房223.44万平方米,29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提升。
新建市政道路15.94里、管网86.62公里、5G基站1006个。
完成“雨污分流”整治13.37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 23.19平方公里,整治城市淹积水点39个。
新建及改扩建公厕279座、垃圾中转站23座。
综合整治道路26条,修补路灯183个路段,亮化建筑308栋。
新增城市绿地86.45公顷,改造城市小游园22个。
致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在严格保护中显著改善
完成松华坝水库一级保护区核心区3045人移民搬迁工作。
保有生态湿地4038.48亩、生态清洁小流域7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4.42%、全市最高。
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
致力和谐稳定,社会治理在共建共享中创新突破
重新划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597个,梳理网格职责清单 50项,3245名社区干部、民警下沉网格,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架构基本形成,创建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2家。
完成790个小区、城中村“智慧安防”建设,9427路探头联网运行,建立社区警务室101个。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上升至94.82%。
致力社会保障,人民福祉在利民惠民中全面增进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左右投向民生领域。
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7.4%、9.0%。
新增各类创业创新孵化平台10个,完成“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
聚焦盘龙
两会
1月12日,昆明市盘龙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长高庚代表盘龙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过去五年,盘龙区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 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务实苦干,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1年
开局年 开门红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盘龙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年。盘龙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奋力拼搏, 扎实做好“六稳”“六保”,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效。
经济运行稳步升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25亿元,同比增长5.04%。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0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5亿元,同比增长10%。
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3603元、25250元,同比分别增长9%、10%。
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干出逆势攀升发展态势
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政策措施, 减轻辖区参保企业社保缴费4.4亿元,核发“稳岗返还”金2249.23万元。
旭辉广场、东干渠综合整治工程等59个项目开工,90个续建项目加紧推进。
7个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落地,兑现各级科技奖补资金2707.84万元。
抢抓COP15举办契机,彰显宜居宜人魅力风采
大力实施主城品质提升战略,以崭新面貌迎接COP15第一阶段会议召开。
启动苏家村东站新村、伍家村等9个项目征拆,推进任旗营、昆纺二期等26个项目改造。
完成34宗土地供应,交易面积 1250.68亩。
实施龙泉路延长线二期(东侧辅道)、国博大道(龙泉路—茨坝步行街段)、国博西路建设,整治提升道路23条。
启动白塔路等4个分区“雨污分流”整 治工作。
完成海绵城市建设4.08平方公里,整治南院路等淹积水点10个,全年未出现严重淹积水情况。
践行“两山”理念,守护山清水秀大美盘龙
坚决抓好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关停水源区2座加油站,168件交办投诉问题办结159件,9件加紧整改。
启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制定新一轮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扶持补助办法。
建成4个负氧离子监测站,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完成义务植树85万株,成功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2个。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城乡协调发展基础
推进“1+5”乡村振兴系统规划编制,完成19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乡村规划、43个社区(村)乡村振兴方案编制。
实施滇源大哨片区供水工程、黄龙水库供水管道工程等6个农村供水项目建设,完成5项抗旱应急工程,解决近1.8万人临时饮水困难问题。
完成9个市级美丽乡村申报。
滇源街道凸董箐村创建为云南省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新增城镇就业3.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
为2890名劳动者追回工资5033万元。
栗树头一期、 羊肠小村回迁房完成交付
溪畔丽景、天宇花园等20余个小区2万多户不动产登记“办证难”问题得到解决。
东白沙河片区2所学校启动建设,白水泥厂、清水河等项目配建学校交付使用,新增学位3690个。
5个农贸市场被评为省级“五星级”农贸市场,5个商圈被授予市级“爱国卫生净餐馆专项行动示范街区(商圈)”。
实施“民生小实事”项目88个。
完成“雪亮工程”1600路探头建设,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持“两降两升”,“零发案”小区达90%以上。
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便捷高效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楼宇总部经济最佳示范区”案例被评为全市营商环境十佳案例。
新增市场主体2.35万户,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位列全省首位。
2022年
新目标 新方向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全市基本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0亿元。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
着重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突出产业培育、平台打造、项目建设三大支撑,奋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服务、精准招商三大抓手,奋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突出精心规划、精品建设、精细管理三大环节,奋力擦亮城市形象新名片。
突出乡村建设、绿色发展、增收致富三大重点,奋力展现美丽乡村新气象。
突出污染防治、水源涵养、生态建设三大关键,奋力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突出资源整合、网格运用、科技赋能三大举措,奋力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
突出普惠民生、基础民生、兜底民生三大领域,奋力奏响和谐幸福新乐章。
记者雷晴 胡耀元 李菲报道
本版图片由盘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后五年 全面加速
围绕“经济强” ,坚定不移抓项目育产业,让“幸福盘龙”建设更有速度
全面实施产业蓄能兴区战略,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优势产业竞争力提升、特色经济效益提高、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打造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汽车服务、文旅经济做大做强,加快以楼聚产、以楼兴产,培育更多“亿元楼宇”,力争“十亿元楼宇”零的突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快构建“3+1+3+N”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特色经济 精准招商,紧盯项目前期谋划、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环节,形成“落地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补充一批”的项目建设良性循环。到2026年,全区经济总量达1400亿元左右。
围绕“城乡美” ,坚定不移补短板强功能,让“幸福盘龙” 建设更有力度
结合“北临水、东绕山、南接城”景观格局,推进主城品质提升战略,打造“山水绿城、锦绣盘龙”。全域推进国土空间、产业、城乡、生态、城市更新等“多规合一”。分层分区分类加速城市有机更新,采取“留、改、 拆”相结合,持续提升人居环境、释放产业优化升级空间。统筹“地上”“地下”“面子”“里子”,扎实推进道路交通、地下空间、综合管廊、水利、环卫、5G基站、充电桩、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集成配套、提档升级。
围绕“生态优” ,坚定不移守底线严保护,让“幸福盘龙” 建设更有靓度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并全面践行“两山”理念。坚持“高蓄、上截、中疏、下排”等系统治理方式,聚焦主城“5大污水片区”“30个雨水分区”,分步推进主城区“雨污分流”整治。推动盘龙江、金汁河等美丽河道建设,打造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开展城市增绿行动, 打造“一环两轴两带多线”绿色廊道和健康步道。确保河道考核断面和松华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4%以上。
围绕“文化兴” ,坚定不移建载体增底蕴,让“幸福盘龙” 建设更有厚度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区。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精准化。建设区文体中心等重大文体设施,推进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
围绕“百姓富” ,坚定不移办实事惠民生,让“幸福盘龙” 建设更有温度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善就业服务和创业扶持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升级和城乡区域均衡布局,持续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领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等综合改革。
围绕“社会和” ,坚定不移促和谐保稳定,让“幸福盘龙”建设更有韧度
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 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构建特色更加鲜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统筹人员、资源、权责、科技入网格,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形成“网格全覆盖、资源共分享、管理无盲区、 服务零距离”的工作格局。深化“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
围绕“风气清” ,坚定不移转作风优服务,让“幸福盘龙” 建设更有清度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确保中央和省、市、 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建设法治政府,健全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用法治明确 政府边界、规范市场行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