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五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过去五年,五华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目标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过去五年
五华区跻身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50强,成功入围“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位列“全国主城区竞争力指数排名”69位。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获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普示范区”。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考评第一名,连续3年位列全省科技进步排行榜首位,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区,全省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获评优秀。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017年,五华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2021年预计达1350亿元,辖区人口数量达114万,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14家世界500强企业、17家国内500强企业入驻五华。累计引进市外资金594.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3亿美元。新开工入库项目423个,总投资1519.55亿元。
结构布局加速优化
产业结构由2016年末的0.2:52:47.8调整为0.2:39.4:60.4。保有商务楼宇202栋,税收超亿元楼宇达18栋,首店超过100家,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宜家家居、首创奥特莱斯等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云南省区块链中心、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人工智能中心初具规模。厂口产业园建成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云南国际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开工建设,培育21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
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去除商业楼宇库存13.5万平方米,累计减税降费超48亿元。政府机构由56个精简为37个,承接高新区224项社会管理职能。全省率先推行“周三夜市”“周六晨办”延时服务,建成翠湖、新西南大厦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五华科技产业园区聚集企业38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400亿元。建成各级孵化器17个、众创空间72个,孵化总面积超30万平方米。高新技术企业超190家,R&D累计投入130亿元。
城市魅力持续彰显
建成洗马河带状公园,云南起义纪念馆等18个环翠湖博物馆建成开放,成功创建“翠湖·讲武堂”4A级旅游景区。打造金鼎山文化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平台,吸引1100家企业入驻,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获批云南省第一批文化出口基地。建成省、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个,规上文化产业企业达62家,完成10家街道、93家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化解棕树营等4个城中村历史遗留问题,启动核桃箐等13个城中村改造,完成8个城中村60.7万平方米回迁安置,实现昆明学院等3个旧城项目更新,助力昆钢等3个旧厂项目开发。新建、改造25个集贸市场,拆除876万平方米“两违”建筑,实施91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30条道路建设,提升整治30条主要道路,投入使用5座人行天桥,建成5G基站1050个。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入村道路硬化率达100%,西翥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0%。
生态质量有效改善
实施长虫山等5个片区防洪滞蓄工程,修复石盆寺等5个“五采区”植被4937亩,修建七亩沟等3条双层河道,建设陈家营岔沟城市型生态湿地,17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投入使用。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8.5%,黑臭水体有效治理率达100%,盘龙江、大观河等入滇河道水质稳定达标。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筹集7802万元帮扶禄劝乌东德镇、则黑乡,寻甸金源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接收东川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4204人。新增城镇就业14.08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78亿元,建设4764套34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新建规模性养老机构5个,新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个。新建、重建校舍37个,新增义务教育校点18个,成立武成、红旗等4个教育集团。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率达98.89%,区人民医院暨康养中心项目主体完工。
和谐基础更加坚实
优化调整城市社区,新增社区5个,整合4个。创新“四级网格”“吹哨报到”等考核机制,网格化管理连续3年全市考核第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7900余场,调解纠纷3.4万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现诉前委派调解等“五个率先”。
数读2021年成绩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17亿元,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
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40条措施意见,兑现稳增长扶持资金7500余万元,惠及企业300余户。
推进翠湖北门等翠湖片区11个重点项目,打造4条翠湖博物馆群精品旅游线路。翠湖慢行跑道建成开放,翠湖补水泵站及补水管网改造工程实现通水。
各级院士工作站达85个,各级重点实验室达10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43个,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超1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9.8亿元。
初步包装形成羊仙坡地块等11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完成龙院上峰村五期等7个项目控规修改,完成华信悦峰等7个项目化解。
新建香树花城等2个花卉主题公园,在翠湖公园等重要节点打造21个立体花坛,完成金碧路等17条道路架空线缆入地整治,新增停车泊位7153个,排查排水管网2580千米。
未来五年,五华区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按照省、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安排部署,全力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科教创新先行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以创新发展促进动力转换,以协调发展促进整体平衡,以绿色发展促进和谐共生,以开放发展促进区域联动,以共享发展促进公平正义。
2022年工作
坚持实体振兴 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奖励扶持资金,重点向大健康、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倾斜。引导生物医药企业向西北片区聚集,力争引入50家企业入驻融城园城医药健康产业园,实现金鼎科技园10号平台4000平方米光伏发电试点项目并网发电。
坚持结构调整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实施五华区“1234”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建设计划,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62%以上,力争老旧楼宇提升改造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培育专业特色楼宇2栋以上。建成厂口产业园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实现厂口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启动母格老村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争取云南国际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在年内竣工。
坚持改革创新 释放区域发展潜能
推进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和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推进园西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加快金鼎科技园平台更新改造。加大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沿轿子雪山专线户外休闲旅游经济带。
坚持文化赋能 激发城市内生动力
完成翠湖片区整体提升规划编制,完成九龙池引水标志工程,推进翠湖片区12条道路提升整治,改造节孝巷红色街区等3个历史街巷,启动经正书院恢复重建工程。推进文庙二期、云南军事博物馆项目建设,启动潘光旦旧居文物修缮工作,推进华罗庚·闻一多旧居保护。推动南强街、昆明老街申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打造“翠湖肆时”等文化品牌,丰富五华区文化艺术中心服务功能。
坚持建管并举 塑优城乡功能品质
启动下马村二期等8个城中村征地拆迁,推进联谊橡胶厂等3个旧厂改造,实施岗头村A7、A8地块等项目回迁安置房建设,实现尚源郦城等4个项目收尾建设,完成国福现代城等5个项目处置。完成翠湖环线景观提质和蓝花楹特色街区打造,实施五华156号路等16条道路新建续建,架设西三环海屯路人行天桥,开展90个老旧小区改造。
坚持生态优先 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实施长虫山小石岩防洪滞蓄及沁兰轩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财经大学大沟等9条河道沟渠改造整治,完成大观河、永宁河等流域1419个排水单元改造。开展双石岩等片区恢复治理,完成绿化造林305亩,启动有机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水平,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
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民生幸福指数
完成区人民医院暨康养中心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4家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五华三幼、莲华小学核桃箐校区等6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昆二十八中选址新建项目实现开工。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9万个,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0人以上,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使命重任在肩。五华区还将在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保持定力、奋勇争先、赶超跨越,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努力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