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投资动态
阳宗海:跑步挺进千亿园区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以2月14日、15日召开的全市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为“集结号”,全市上下纷纷展现比学赶超、争当排头兵的精神面貌。

“一季度已经过去两个月,形势逼人、任务催人、时间不等人。”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明确目标,迅速行动起来。

“坚决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硬支撑’,今年我们将花大力气强化产业转型,着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是,确保今年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亿元,并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280亿元。为‘十四五’迈入千亿园区打下坚实基础。”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泽松说。

2021年

成绩单

经济发展

●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5亿元,增长21.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4%,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 招商引资内资51亿元,增长8.5%;实际利用外资5715万美元,增长16.9%

●各类市场主体6902户,增长15.6%

●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56∶35

生态文明

● 全年湖体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其中7个月达Ⅱ类

● 入选云南省美丽河湖

● 成立全省首家高原湖泊研究中心

● 完成省级陡坡地生态治理、绿化造林、征占用林地植被恢复约333.3公顷

民生福祉

● 引入西南联大附属学校合作办学,结束辖区内没有高中教育的历史

● 投入4000余万元,实施草甸卫生院搬迁改造,基层医疗条件不断改善

● 五类基本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

● 创建成国家卫生街道2个、省卫生乡镇1个

● 累计接种疫苗22.4万剂次

迈进千亿园区的底气

昆明坚决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各级园区是主阵地。数据显示,过去5年,园区贡献了15.4%的地区生产总值,更重要的是,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支柱的工业产值80%以上产自园区。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是全市国家级开发(度假)园区中最“年轻”的成员,多年来一直在奋力追赶。在全力做好阳宗海治理保护的同时,园区努力发展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其中,以七甸产业园区为核心的工业产业格局不断完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目前,阳宗海全区有工业企业4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2017年,七甸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绿色园区。2021年,七甸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685亿元。

这是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敢于提出“千亿园区”目标的支撑,同时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园区达到5个,超3000亿元的园区达到2个,为全市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目前,5个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至3000亿元的园区暂缺两席。“百亿元俱乐部”中,除七甸外,杨林、空港、呈贡、宜良都具备实力。

2月26日召开的2022年全市工业发展暨园区建设、项目推进工作会,就下一步工作安排作出明确要求,要推动园区改革创新,以园区突破发展带动全市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

“经济体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转型升级缓慢、中高端产业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这些是阳宗海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得不逐一补齐的短板。

从目前来看,要补齐这些短板既是挑战更是难得的机会。

从省市发展战略来看,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产业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上,聚力打造“三张牌”,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了“强省会”行动,加快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出台了支持昆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昆明市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了要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改革创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统筹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六个方面下功夫。全市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大提升、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项目建设实现大发展,坚决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真正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昆明从交通末梢转变为交通枢纽、从开放末端转变为开放前沿,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向昆明集聚。杨泽松表示:“阳宗海作为昆明主城功能拓展区,良好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将进一步转化为发展动能。加之系列稳增长政策及省、市对阳宗海支持政策叠加发力,必将为阳宗海补短板、强弱项、增动力提供重要支撑。”

从阳宗海区情实际来看,地处滇中腹地,毗邻长水国际机场和呈贡区、经开区,随着“三清”“福宜”高速建成通车,区位优势凸显。杨泽松介绍:“我们在产业发展方面,工业、旅游业、高原特色农业等产业架构齐备,空间要素齐全,具备承接主城五区产能转移的条件。随着‘湖泊革命’的推进、‘两线’‘三区’的划定,区域生态保护和发展定位的明确,为阳宗海全面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七甸产业园区作为新一轮优化提升的省级园区,明确了‘一主两辅’的产业发展定位,在有色金属材料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现代物流等方面产业体系齐备,为阳宗海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好“三场革命”的行动

有了向目标挺进的底气,在新的赛道上,“跑起来”既是“年轻”园区必须有的姿态,更是“年轻”园区应该展现出来的朝气。

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将2022年定为全面推进“湖泊革命”“产业革命”“作风革命”的重要一年。

杨泽松介绍,阳宗海将按照“生态立区、产业强区、善治稳区、改革活区”的思路,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底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惠民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通过实施“134”发展战略(详见图表),把阳宗海流域打造成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示范区,把七甸片区建设成为城市核心区,把七甸产业园区打造成云南铝产业精深加工高品质示范区,把阳宗海建设成为昆明绿色生态、产城融合示范区。“十四五”期间,确保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坚定推进“湖泊革命”,紧盯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核心目标,坚持“退、减、调、治、管”多管齐下,全面推动系统、综合治理。确保“十四五”期间,阳宗海湖体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力争达到Ⅱ类,把阳宗海打造成为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样板示范区。2021年,实现了阳宗海湖体平均水质稳定在Ⅲ类,Ⅱ类水质月份达7个月,比2020年增加两个月,呈现向好态势。同时,阳宗海还入选云南省美丽湖泊。

“产业革命”将以七甸产业园区优化提升为契机,围绕“一主两辅”产业定位,做大做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提升食品饮料和消费品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拓展现代物流业,综合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效。目前及未来的有力支撑包括: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投产的云铝3.5万吨新能源电池箔、4万吨合金线材、10万吨电解铝项目;明超电力科技产业园、昆宝特高压电力电缆、三川5G电线电缆、中通物流二期等在建和即将启动项目等。夯实发展后劲,定下的招商引资目标是: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全年赴省外招商不少于6次;内资完成60.3亿元,其中产业招商占比58%;确保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0个以上,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1个,世界(中国、民营)500强不少于1个。根据目前依托中铜(昆明)铜业、云铝两大头部企业,形成了浩鑫铝箔、明超电缆、三川电缆、论道机械等以铜为主的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将重点聚焦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物流电商三大产业,以一流营商环境、全产业链精准招商,以云铝、昆铜、明超电缆等头部企业为核心,补链增链强链,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金属精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

杨泽松说,推动阳宗海高质量发展,就要形成“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拼搏常态,就要激发“迎难而上、奋勇攻坚”的闯关心态,就要拿出“勇争一流、勇攀高峰”的比拼姿态,就要保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状态,就要营造“严管厚爱、奖惩分明”的政治生态。

“当前,全市上下正处于加快发展、扩大投资的关键期和攻坚期,阳宗海要坚决摒弃‘偏安一隅’的心理,拿出比学赶超的干劲,进一步增强争的意识、抢的勇气、拼的干劲,立起标杆、比学赶超,为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贡献阳宗海力量。一季度已经过去两个月,形势逼人、任务催人、时间不等人。全区上下必须增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抓紧抓早、抓细抓实,迅速形成只争朝夕、紧张快干的工作氛围。”杨泽松说。

今天,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召开2022年党工委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以及省市党代会、省市两会、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2021年工作,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工作,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进、务实苦干,以新面貌新作为新担当,全面开创阳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记者吴洁报道

2022年

这么干

预期目标

1.主要经济指标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5亿元

●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以上

● 旅游总收入增长12%以上

2.招商引资

● 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全年赴省外招商不少于6次

● 内资完成60.3亿元,其中产业招商占比58%

● 确保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0个以上

● 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1个

● 世界(中国、民营)500强不少于1个

● 推进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实现新增市场主体1000家以上

3.产业发展

● 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亿元

● 实现净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

●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280亿元

4.生态环保

●  深入推动“湖泊革命”,确保阳宗海湖体及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

●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

●  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陡坡地治理200公顷、四沿绿化造林66.6公顷、环湖面山示范造林133.3公顷

战略布局

1.发展思路:生态立区、产业强区、善治稳区、改革活区

2.实施“134”发展战略:即建设以阳春大道为主轴的城市核心区,引领七甸产业园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梁王山现代农业公园“三轮”驱动发展,推动七甸、汤池、草甸、阳宗4个片区协同发展

3.“六个聚焦”:

聚焦“湖泊革命”,打造美丽高原湖泊;

聚焦产业发展,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

聚焦产城融合,构建城市体系;

聚焦民生福祉,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聚焦改革创新,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聚焦党建引领,坚决扛起责任使命。

昆明信息港承建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访问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