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过百亿元、用地超千亩的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60天,37个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最多跑一次”,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在安宁工业园区,通过建立招商引资“兵团制+链长制”双制工作机制,创新实施1%工作法、驻企“店小二5D”等服务模式,实现“项目推进零阻碍、企业生产零干扰”的全周期、零距离服务,以“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全力打造“准自贸区”营商环境,努力让园区发展“跑起来”。
“为1%目标,付出100%努力”
“但凡招商有1%的希望,就付出100%的努力;只要项目有1%的需求,就提供100%的服务;为企业增加1%的利润,就做出100%的工作。”在安宁工业园区办公楼,“1%工作法”标语催人奋进。这些标语不仅是口号,还被园区全体干部职工奉为工作准则。
今年以来,安宁工业园区建立招商引资“兵团制+链长制”工作机制,创新推行“1%工作法”,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发展新赛道,绘制石化、冶金、绿色新能源电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新蓝图。
以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为例,安宁工业园区围绕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全产业链的目标,积极开展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精准招商工作,先后与30余家新能源电池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形成“落地一批、洽谈一批、跟踪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千亿级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积蓄发展新动能。
通过推行“1%工作法”,安宁工业园区人人化身为服务企业、解决问题的实干家,以务实举措和担当精神,围绕企业所想、所需,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把“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真正落到实处,努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云南氟磷氟硅资源综合利用等12个项目实现“签约即审批、履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产”,云天化石墨烯热导膜等4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投产”,新捷森木业、凯森食品、多氟多等一批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生产经营难题得以解决……一个个快速推进的项目,是安宁工业园区积极践行“1%工作法”的真实写照。
驻企“店小二”服务暖人心
“全程服务到位、审批代办到位、要素保障到位、问题解决到位、政策兑现到位。”在云南恩惠塑业有限公司的展示墙上,一块服务承诺牌格外引人瞩目。在这块不大的牌子上,显著位置印有园区驻企“5D店小二”马贵鹏的个人证件照和电话,还有监督部门和联系方式。
这是安宁工业园区围绕全程服务、审批代办、要素保障、问题解决、政策兑现,创新建立的驻企“5D店小二”服务机制。何谓驻企“5D店小二”?就是安宁工业园区招商中心所有人员化身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总店小二”由安宁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强担任。
从项目洽谈、引进、签合同,到政策和要素保障、企业落地、开工投产,“店小二”要随时关注企业动态,协助企业办理各类手续,及时传达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全力做好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
云南恩惠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大馀对驻企“5D店小二”服务赞不绝口。他说,自进驻以后,园区就有专人和企业的办证人员对接项目审批问题,使他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开拓产品市场上。
在服务过程中,一些驻企“5D店小二”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总店小二”李强来解决。一次,云南裕能项目现场负责人向“店小二”反映工地电力供应问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协调。“总店小二”李强得知企业的难题后马上联系了电力部门,第二天,调剂电力就送到了工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安宁工业园区形成了全程有人跟踪服务、审批有人代办、部门联动响应、合力解决难题、项目快速落地发展的高效服务保障机制,把服务企业的成效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
争当全省园区工作“排头兵”
当前,昆明全市上下正掀起“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热潮,作为安宁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安宁工业园区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数据显示,一季度,园区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2.46亿元,占安宁市的88.68%,同比增长36.0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6亿元,占安宁市的40.08%,同比增长124.5%,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43亿元,同比增长117.45%;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6亿元,占安宁市的77.26%,同比增长115.59%;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内资25.21亿元,完成一季度目标任务的105.05%。
这些数据是安宁工业园区加压奋进,立足石化、冶金、绿色新能源电池“三个千亿级”产业目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助力产业培育的体现。
实干笃行勇争先,扬帆奋进正当时!今年,安宁工业园区将在新型工业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绿色低碳园区、化工园区安全等方面抓创新、求突破,在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化工园区提升等方面形成新示范,高水平推进省级重点产业园区“一园一业”试点,力保完成1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1300亿元以上,在全省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争当“排头兵”。记者缪亚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