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投资动态
解难题 促发展 五华区出实招大步跑向前

昆明日报讯 记者王恩国报道 2月14日至15日,全市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要深入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在思想认识、发展路径上形成共识,奋力拼搏、顶压前行,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3月25日,昆明市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式暨“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推进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洪建作辅导报告时强调,迅速掀起“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热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干劲,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紧起来、动起来、快起来的一声“哨音”在昆明吹响,各县(市)区纷纷付诸行动、拿出实招,以“比学赶超”的劲头实现良好开局。

五华区如何抢先抓早在激烈竞争中进位争先?按照年前刘洪建对五华区提出的“要在‘经济发展、创新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作风转变’五个方面走前头、作示范”的明确要求,五华区迅速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在产业发展上争先突破、在招商引资上争先出招、在项目建设上争先提速、在效能提升上争先示范、在经济工作上争先进位”的“五个争先”活动,充分表达了五华区委、区政府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以实际成效为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作出五华贡献的坚定决心。

“以比促学、以赛促干”,绝非喊几句口号那么简单,必须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一线、落实到基层,拿出速度和标准才能真正见成效。作为昆明“核心”城区和“首善”之区,五华区如何向市委、市政府兑现发展承诺,如何向全区人民兑现美好愿望,没有干货、实招,一切都是空谈。  

围绕市场主体

创新机制促营商环境大幅提升

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必须抓实产业发展的“硬支撑”、握紧招商引资的“生命线”、牵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那打基础,则首先要在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上下功夫。

为此,一支由21人组成的五华区首批营商环境监督员正式上岗。这批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中推荐产生的营商环境监督员来自全区销售业、家具制造业、金融业、农业、房地产业、医药业、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主要职责是以义务监督的方式开展营商环境监督工作,不获取任何报酬,每届任期2年。

招商引资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政务公开是不是高效透明、服务承诺有没有马上体现、服务质量有没有得到提升、法治建设有没有得到保障、市场监管有没有快速运转……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监督员均有发言权。

五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营商环境监督员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优秀代表,更能及时倾听反馈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关注的营商环境问题和诉求。他们身处营商环境第一线,对区委、区政府制定的营商环境的方针政策最为熟悉,对营商环境最为敏感。通过他们面向社会和市场主体进行宣传,同时又将他们在营商环境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至区营商环境办,由区营商环境办负责进行跟踪督办并及时反馈至各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再根据问题建议形成回复意见进行最终反馈,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营商环境监督闭环体系,促进了“亲清”政商和谐关系,持续推动了五华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针对营商环境监督员反映的“办理投资审批事项需准备多种材料,存在多次跑、来回跑”的问题,区营商环境办牵头对审批流程进行了“瘦身”,精简不必要的流转环节及材料,为投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此前,申办占用(挖掘)道路等市政设施类审批需前置征求市交警部门意见,要多次往返呈贡和项目属地,这成为办理该项审批的难点问题。五华区积极协调得到了市级响应:市政务服务局专门梳理市级政务中心交警业务流程,授权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解决问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进驻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面向主城区受理业务。此后,主城区办理“占用、挖掘道路”等审批业务无须多次往返跑,可直接到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就近申办、一次办结。

围绕市场主体关心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融资贷款、政务服务、政策宣传等问题,五华区针对营商环境监督员的反馈找准问题和症结,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拓宽营商环境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率,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正能量作用。

此外,五华区还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回访制度,通过电话回访、短信回访和现场回访等形式,对辖区内所有新开办企业开展回访,主动靠前倾听市场主体心声,及时跟踪了解企业在五华区投资兴业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并协调解决。

今年以来,五华区通过短信回访企业2302户,通过电话回访企业475户,收集意见建议17条,均已落实整改。

3月1日,五华区还在政务大厅设立了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专区,由专人值守,第一时间受理企业和群众的投诉举报。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五华区经济发展增添持续保障,是五华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重要工作的第一步。这一步,五华区迈得坚实有力。

围绕“身边可办” 

探索新模式实现政务服务全覆盖

五华区在全省首家推行政务服务“周三夜市”及“周六晨办”新模式,让市场准入、税费申报与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出入境证件受理与领取、居民身份证受理与领取等914项政务服务事项在下班时间和周末实现“全口径”“全覆盖”办理。

通过这一创新模式,群众和市场经营主体的办事时间延伸,群众遇到难事急事,在上班时间无法办理的,不仅下班时间能办,而且周末也能办,真正做到让群众“难事”不难,市场经营主体“急事”不急。

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工作时间上的改变,实际上包含了全区33个部门付出的努力。五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这项改革涉及全区多个部门,意味着要改变部门原有的办事习惯和办事流程,协同配合难度增加,工作量增加,压力增大。为有效解决问题,我们依托五华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及时启动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召集区级相关责任部门共同参与研究,制定了部门联动协同受理机制,最终确保这一工作顺利开展。”

多部门协同联动,如果不是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激发了干劲,就不可能在面对困难时齐心协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模式的探索是五华干部敢于担当、能挑重担、勇当先锋的鲜明特质和优良作风的体现,也是一线工作法在五华区的具体实践。

五华区还创新政务服务新模式,与五省九地政务服务部门共同协商并签署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结对共建协议,成为云南省首家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县区。在此基础上,五华区与富民县率先实现32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促进了两地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远在沈阳的郑先生通过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公开信息了解到五华区“跨省通办”服务模式后,窗口工作人员仅用了4个工作日就为其办结了《同意从事经营性演出活动的批复》业务。这一新模式的成功探索,扩大了五华区“跨省通办”的地区及事项范围,为企业节省了办理时间和成本,减少了跑动次数。

从五华区最早吹响投资项目“帮办代办”的冲锋号角,到再次将“政务服务联络官”服务制度升级为“营商服务专员”服务制度,从“官”到“员”,一字之差,体现的是五华区委、区政府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而统筹协调各行政审批部门,实现了全区投资项目帮办代办工作进位升级。目前,五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已与区级24个审批部门建立网格化清单,与各部门审批专职指导员建立信息互通,形成网格化服务机制,并与服务企业对接形成沟通闭环,减少重复沟通。

截至今年2月底,仅仅两个月,升级后的五华区“营商服务专员”队伍已完成多项投资建设类审批事项的帮办代办服务,涉及投资总额3.6亿元。

位于翠湖公园南门的昆明市首个“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专区”正式启用,率先实现为辖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率先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向街道和社区延伸……在区级、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中,五华区已全面实现10个街道办事处、100个社区政务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站式办理”改革,实现了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工作目标。

这是五华区干部在贯彻落实省、市、区要求部署,依靠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有效的工作手段,对“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的迅速体现,更是对全区干部作风效能的一场真实检验。

围绕堵点难点痛点

十三条“军规”力推问题解决

“差距怎么看、发展怎么办、工作怎么干”,如何以实际成效为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作出五华贡献,成为考量五华区能否在工作中找到问题并着力解决问题的一大关键。

五华区迅速行动起来,针对在工作中主动查找以及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当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排头兵”跑向前为要求,切实“找”差距、“晒”成绩、“比”作为,将“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与市场结合起来,与企业和群众结合起来,研究制定出13条要求高、针对性强的具体改革措施。

其中包含:市场主体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过程中存在“推诿、扯皮”问题;市场主体办理门店牌匾备案时,各街道城管执法中队要求材料不统一、条件差异化较大、办理时间过长问题;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业务授权不充分问题;医保系统升级后,部分参保人不能缴费,导致参保人来回跑问题;市场主体和群众涉及营商环境问题的投诉渠道问题等。五华区对13个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目标、整改措施、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做了详细规定和严格要求。

对问题整改方案中涉及的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排头兵”长效保障措施等13个方面,五华区在全市“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推进会召开后发起了刀刃向内的改革攻坚,要求在4月10日前全部完成整改。如此短的时间、如此繁重的工作以及诸多部门需要协同配合,等于要打一场真正的“硬仗”。这场“硬仗”,五华区一定要打,坚决要打,更要打赢,展现了五华区勇于“刀刃向内”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

春节前,五华区营商服务专员小李在主动联系辖区某企业时,得知对方正准备在南强街举办“非遗文创”市集活动,随即提出为其代办临时性商业促销外摆摊点审查备案。服务专员当天上午联系企业取得资料,下午就帮助企业拿到了许可。

“以往办临时性商业促销活动要跑几个部门,十天半月才能完成审批,现在从一开始需要的审批材料,到最后的结果物都通过邮箱发送,整个代办过程可用微信和电话沟通。我们没多跑一步路,一到两天就可拿到临时性商业促销外摆摊点审查备案许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这样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对在五华的发展信心倍增。”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的企业,云南虹山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五华区营商服务专员帮办代办的“老顾客”。“项目从立项到建成涉及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审批事项和不同的审批部门,每个事项审批材料和相关政策经常更新,企业很难第一时间掌握。我们提出帮办代办需求后,五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及时指派了营商服务专员与企业对接,只要涉及这几个阶段的问题都由营商服务专员负责咨询、进行指导,从以前3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为项目落地建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该企业经办人说。

从各种渠道反馈回来的群众和企业意见,是五华区的整改方向,也是此次整改方案的来源和线索。

高新区的王女士到黑林铺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给企业新招录的8名职工办理参保业务,之前因街道权限不够,一些特殊情况无法办结要到区上办,花费了很多时间,而这次几乎同样的问题,则马上得到了解决。

这得益于五华区多次与上级部门对接权限授权相关事项,最终成功为街道和社区申请到相关权限,实现了企业、群众就近办。

针对占比最大的政务服务类,五华区在软硬件设施使用方面全面开展自检自查,优化了办事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限;针对政务服务质量进行不定期巡查与监督,极大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

在政策落实方面,五华区通过深入发动群众参与战略谋划、项目建设、效果评价,组织开展政策进商会、进园区、进楼宇宣传解读工作,加快实现惠企政策精准辅导。

五华区委书记梁崑在全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暨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会议上针对优化政务环境再次提出:要把工作理念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更大力度推动“放管服”改革,发扬“店小二”精神,提供“保姆式”服务。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如何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面对挑战、迎头赶上?五华区将率先在全省建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已定、决心已出、答案已定。

记者王恩国 通讯员梅璨 李抒报道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五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评

不断书写营商环境“有力答案”

大 海

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是推动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一个地方治理生态和政务生态的必然要求,更是近年来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共同施策诉求和努力方向。如何在这条改革力度不断加强、创新举措不断呈现的“灼热赛道”上担起时代责任、做出新的作为,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共同问题。近年来昆明市五华区在提升营商环境方面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合实际需求,颇具启示意味的有力答案。

在五华的答案里,可以看到担起使命职责、直面困难挑战的精神之力。作为昆明主城的“老核心区”,五华既在昆明城市发展历程中做出过卓越贡献,又在新时期的地域竞争中面临着产业结构陈旧、发展动能衰减、施策空间受限等重重矛盾。就此,五华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发起了广泛动员,重温了奋进发展的往日荣光,分析了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明确了改革创新的职责任务,提出了攻坚克难的路径方向。鞭辟入里、生动详实、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动员与分析,带动了全区上下从感觉良好中惊醒起来,从安于现状中振作起来,从争先恐后中行动起来,既用五华的往日荣光激励自己,又大胆告别传统思维下的种种“舒适区”,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与部署,掀起了比学赶超、进位争先的干事热潮,不断出台有效政策措施,为确保五华区“当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排头兵”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精神力量。

在五华的答案里,可以看到直面问题、勇于创新的实干之力。在新时期营商环境建设的“灼热赛道”上,五华区结合自身经验,在坚持有机运用这条经验方面不断迈出实践步伐。他们面向社会创新设立“营商环境监督员”和“营商服务专员”,为发现自身问题短板汇聚了更多社会力量。他们针对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出的堵点、难点、痛点等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制定了13条具体改革创新措施,攻坚重点更加鲜明。他们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紧扣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需求,在发扬“店小二”精神,提供“保姆式”服务上狠下功夫,推动“马上就办、当场办结、一站办理”成为营商环境工作的普遍标准,行政服务效能切实提高……坚持查找问题、创新解决问题,服务当先、细节着手,靠着一步一个脚印地跋山涉水,五华的营商环境正在不断优化,短板正在不断补齐,桎梏正在不断打破,基础正在不断夯实,未来空间也正在不断拓展。

在五华的答案里,可以看到放眼未来、踔厉奋进的远见之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今天的创新举措、领先成绩,明天就可能变成世间的普遍标准,落后于时代的更新要求。因此,不但不能沾沾自喜、歇气松劲,相反还要时刻保持清醒,依据时代发展规律提前谋划、先行一招。在新的举措刚刚落地显效之时,五华就已经盯住长远发展目标,思考拟订了问题整改长效保障措施,在继续畅通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反馈渠道,健全主动发现问题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市场主体的工作能力等方面布局谋篇;在强化全区干部职工专业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上固本培元;在以监督考核机制为抓手,夯实营商环境建设制度保障上做功发力……

可以期待,这些放眼未来、立足长效的思考与谋划,一定能成为五华区紧扣时代要求和人民需要,不断创新发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有力支撑,推动五华区书写更多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的有力答案!

昆明信息港承建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访问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