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投资动态
磨憨500天:昆明“口岸经济”腾飞的创新实践

磨憨,一个距离昆明600多公里的边境小镇,竟成为昆明发展口岸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让昆明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昆明作为、体现昆明担当、作出昆明贡献。

2022年5月,昆明正式托管磨憨,这是继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以来,省会昆明与口岸磨憨的又一件大事。托管磨憨镇,昆明成为全国唯一一座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

迄今,托管500天后的磨憨,“骨架”在拉开,“血脉”在畅通,“面孔”在变美,正向着国际口岸城市稳步迈进,一个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开放窗口雏形已显现!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2023年12月3日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周年。站在新的起点,共建国际口岸城市,实现“一年见成效、两年有突破、三年大变样”的目标,需要持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在要素保障、政策支撑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发力,着力打破体制、机制、政策壁垒。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磨憨加速成长,真正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黄金口岸,为昆明乃至云南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助力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一个敢为人先的创新实践

开放,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因”,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实现伟大命运转折的密码。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的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

眼光放回磨憨。根据《勐腊县地名志》的注解,磨憨为傣语地名,磨即“盐井”,憨即“富裕”,磨憨意为有丰富盐矿的地方。

从面积上看,磨憨的确不大,辖区面积803平方公里,顺着小镇唯一的主干道东盟大道步行,不用半天就能逛完;但磨憨位置却很重要,地处昆曼公路关键节点,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

正是因为这样天然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早在1992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开放磨憨口岸。

2015年8月31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老挝国家主席朱马里·赛雅颂的见证下,中老双方签署了《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

2016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规划范围21.23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4.83平方公里、老方区域16.4平方公里。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成为继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之后,我国和周边毗邻国家建立的第二个跨境经济合作区。

中国与老挝同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传统友谊深厚,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缺乏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制约了两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2021年,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的开通,这一限制被彻底打破,早上从中国昆明出发,晚上便可抵达老挝万象,全程只需10小时,磨憨也成为中老铁路的“国门第一站”。

昆明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三圈”交汇点,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枢纽。

尽管在政治和经济版图中谋局深远,昆明也面临不容忽视的“短板”——有产业、缺边境口岸,那么,口岸有多重要呢?

放眼全球各个赫赫有名的大城市,都是由口岸城市衍生而来,比如纽约、阿姆斯特丹、新加坡、香港等。在海关总署2021年发布的《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中,开门见山地提到,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也是国家安全的屏障。由此可见,口岸城市对国家发展大局至关重要。

而磨憨,尽管地处云南与中南半岛的枢纽部位,历史上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还是滇西南地区重要的产盐地,但发展速度缓慢。直至上世纪70年代,磨憨镇所在的狭长山谷依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莽苍山林。

1993年,中国老挝两国磨憨—磨丁国际口岸正式开通,磨憨口岸成为中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彼时的磨憨,更多将定位放在“口岸”上,来往车辆接连不断,却和本地发展没有过多关联。

一个是省会城市,一个是边境口岸,相隔千里却由中老铁路一线相连。而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云南省将昆明市与西双版纳州联动发展提上日程。

2022年4月2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中老铁路“四个好”重要指示精神,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昆明市全面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高质量共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两地通过产业协同和联动发展,一定程度上,这是一项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重大改革举措,是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和生动实践。

2022年8月30日,昆明市与西双版纳州各项托管移交工作顺利完成,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而磨憨的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2年11月3日,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入选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2022年11月18日,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调研组调研磨憨时提出,共同建设好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努力打造中老命运共同体样板区。对磨憨而言,这是一步必须下好的“先手棋”。这背后,是对高质量发展底层逻辑的参悟,也是对磨憨开放身位的确认。

一次格局与能力的现实考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洪建说,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是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抓手。

托管磨憨,是“影响大局的大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新环境中的新经验、新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也许得益于在基层历练多年,也许和此前主政一方实践磨砺有关,总之,我们看到,昆明主政者站在更广阔而复杂的平台上不惧难题、不断破解。

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昆明正在努力打通一条从“0”到“10”的链条。这需要执政者,既要能从“0”看到“10”,也要从“10”看到“0”;既要能鉴别磨憨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也要能发掘哪些是好的资源;既要把基础框架和应用方案联系起来,也要把底层需求和未来前景结合起来;既要在不同领域针对性配备支持政策,也要在不同阶段集成性改革打通堵点。

托管磨憨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昆明市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这种独具特色的托管模式,以“两头”带“中间”,有力汇聚起沿线市州的合力。必须坚决扛起省会担当,紧紧围绕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突出经济活跃、功能完备、开放包容、生态优美、幸福宜居特点,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全力打造展示国门形象的重要窗口,确保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尽快出形象、见成效,作出省会贡献。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队到磨憨调研,安排部署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工作,从一份份媒体报道的“行程表”中,我们可以窥斑见豹,从昆明到磨憨,从昆明到北京,可谓是步履不停:

2023年1月18日,刘洪建率队赴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开展走访慰问。

2023年3月10 日,刘洪建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等专家座谈,征询磨憨国际口岸城市规划意见建议。

2023年3月21日,刘洪建主持召开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

2023年4月9日,刘洪建赴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开展工作调研,并主持召开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2023年7月7日、8日,刘洪建率队赴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镇调研。

……

作为党中央、省委赋予昆明和西双版纳的一项“国之重任”,昆明担负着“为我国扩大开放打造一个新平台”的重任。而这样的定位,再叠加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更加凸显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的重要性,这也决定了磨憨建设不能只靠自身“埋头苦干”,更要借助外力。

所以,在“苦练内功”的同时,昆明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进京拜访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海关总署、国家移民管理局等国家部委,以及包括中国铝业集团、中国物流集团在内的多家央企,期待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对昆明而言,如果能争取到国家层面更多关注和支持,显然会对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产生更强力的推进效果。

此外,昆明市委主要领导还化身“硬核”推荐官,为磨憨“代言”。在率队外出精准招商以及会见企业家时,都会重点推介昆明举全市之力建设的“样板间”——磨憨的发展优势、投资机遇,欢迎广大企业家到昆明投资兴业。

自昆明托管以来,各行业的企业家和客商源源不断地向磨憨涌来,实地考察、洽谈投资。磨憨,这个滇南边陲小镇正迎来南来北往的客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经合区已累计接待优质企业991家2821人次。

一场跨越山河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逆势发展。东南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口红利充沛,在2022年全球三大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东盟主要五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的 GDP 增长率预期达到了5.3%。有分析预测指出,东南亚各国未来10年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仍然将达到4%—5%,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广阔的市场需求,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新的“蓝海”。

我国经济总体平稳,长期向好,前景光明,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各项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加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统筹推进各类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开启新征程,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在以更高、更新、更具全局意义的现代化探索,共担起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任。

托管磨憨,这既是昆明的事情,也是云南的事情,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三个定位”(尤其是辐射中心)的具体实践。说直白点,云南要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必须要找到突破口,最好的突破口就是磨憨。

刘洪建说,资源向磨憨集中,政策向磨憨倾斜,力争实现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一年见成效、两年有突破、三年大变样”。

“从0到10”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激发出精准投入创新的内生动力,并实现有机协同。与之配套的是一系列体制机制再造和生态营造。

昆明市采用全面、整体、长期的方式托管磨憨镇,托管区域覆盖磨憨镇全域,包括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中方区域)。昆明市与西双版纳州合作共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属于联动发展、共建共享的关系,出于稳定各方预期、增强市场主体投资信心的考虑,磨憨镇域内经济社会事务交由昆明市长期托管。

昆明市与西双版纳州将在省级部门统筹谋划和全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昆明市作为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西双版纳州作为边境门户的开放窗口示范作用,促进两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两地将通过创新沟通衔接机制、共谋规划编制、协同产业发展等措施实现合作共赢、联动发展,努力构建昆明市与西双版纳州首尾呼应、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区域合作新格局。

这种“全过程创新”的理念在托管磨憨的工作中已体现得细致入微。围绕改革、创新,昆明还在进行一场新的“全面审视”。昆明市将在管理体制方面优化托管区机构设置,赋予托管区域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压缩审批层级,提高管理效能;在开发运营方面,采取“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模式,计划引入资金实力雄厚、开发经验丰富的央企、省属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在资金投入方面,昆明市将坚持多予少取原则,除国家和省给予经合区的财政补助扶持资金外,2030年之前,省级、昆明市和西双版纳州均不参与托管区域财税分成,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支持托管区域发展;在创新融合方面,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引领、先试先行,系统推进跨境合作、省市联动、市州协同发展;在政策方面,用足用好国家、云南省赋予的产业、公共服务、通关便利化、投融资和金融财税等扶持政策。同时,昆明坚持认真研究,根据发展需求积极向国家和省级申请支持政策,更好地推动两地联动发展,叠加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合作区“四区”优势。

一幅倾心描绘的口岸画卷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样板和标志。

磨憨从“一张白纸”着墨,一笔一画勾勒千年大计的发展蓝图和“施工图”,一座国际口岸之城,破土、萌芽、生长,健步向我们走来。

实施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同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是推动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关键步骤,也是推进中老铁路建设、打造黄金线路的关键之举。

托管以来,昆明坚持“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不留历史遗憾”。先后有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等国内顶尖团队参与概念规划编制;昆明市立足国际视野,结合磨憨的区位优势、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通盘考虑磨憨镇803平方公里全域范围,面向全国征集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方案,先行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

起笔是世界眼光,落笔为时代标杆。按照规划先行和建设现代国际口岸城市的要求,重构磨憨产业发展、用地空间、综合交通等布局,初步形成“一心一核三轴五区”的空间布局,努力打造全国口岸功能、口岸经济、口岸城市“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示范。同时,出台了产业鼓励发展目录,明确了现代物流、跨境加工制造、跨境金融、跨境电商等重点产业方向,重点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经合区管委会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杨杰介绍,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首先要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上,体现出前瞻性、引领性。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昆明市先后筹措资金2877万元,用于《磨憨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专题研究及总报告编制、《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基础测绘、常规监测等。

而整座城市的空间布局、发展方式,亦在强调一种“未来感”。为契合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提出了“两步走”——到2025年和2035年的建设目标。

至2025年,磨憨片区与磨丁片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双向“境内关外”的监管模式基本贯通,中老经济合作管理委员会运行顺畅,经合区成为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大型边贸交易中心以及国际商贸和国际物流集散分销中心。磨憨城市建设实现“大变样”,综合交通枢纽基本成型,产业布局初步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成为人口超10万人的特色小镇。

至2035年,经合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自由便捷,双向“境内关外”的监管模式运行顺畅,成为“贸易高度自由、投资高度便利、金融高度创新、服务高效便捷”的园区典范,成为带动老挝、辐射周边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基本建成,产业合作深度融合,生态环境绿色优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精品城市。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正绽放出勃勃生机。“谋定”之后的磨憨,建设发展正在全面提速。

一份攻坚克难的时代答卷

一年半,500多个日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磨憨一边“建框架”、一边“强功能”,积蓄力量,拔节生长。

冬日的磨憨,气温仍感温热,如同这里的建设热火朝天,处处塔吊林立,项目现场机器轰鸣、铁臂挥舞,运输材料的卡车进进出出……建设者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不断刷新“昆明速度”。

用3个月时间顺利完成托管移交工作,用1个月时间健全完善机构和选优配齐干部队伍;人才服务中心、磨憨口岸新边民互市场通过验收投入运营,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围网区一线国门联运中心和二线国门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建设完工,磨憨主干道东盟大道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119个项目加速落地,2023年计划实施项目85个,总投资222.43亿元,年底已累计实现开工72个,总投资136.09亿元,开工率达84.7%;南坡片区已完成2926亩征地拆迁工作,各类基础设施工程正在施工;2023年以来,外出开展招商推介13次,精准对接企业40余家,签订投资协议13个,协议总金额约67亿元。

“磨憨速度”,不止于此。

采访当日上午11时,一辆铁路货运列车从中老边境上的友谊隧道驶来,缓缓停靠在磨憨站。这趟通过中老铁路入境的水果冷链专列,从老挝万象南站出发仅用了4个小时就到了这里。

靠站后,车上装载的进口榴莲,随即被转运至旁边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水果查验区内。记者在现场看到,核查货证、包装物检验检疫、抽样检查、剖果检查、综合评定……海关关员训练有素,查验有条不紊。

勐腊海关铁路口岸监管科科员刘奇介绍,对货物进行查验主要是核查货证是否相符,标签是否规范,是否携带外来的有害生物。如果查验无异常,只需要3到5分钟就可以完成整个查验流程,这批来自泰国的榴莲就可以顺利放行通关了。

新鲜水果对于运输时间的要求高,必须保证通关时效。为此,海关和铁路部门密切配合,开辟绿色通道,采取7×24小时预约通关等方式,在保障国门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前提下,最大程度压缩进境水果在口岸停留时间。在场记者无不感慨:“难怪现在的榴莲便宜了,原来是一路畅行、时间缩短了!”

事实上,不只是水果,还有咖啡、空调、新能源汽车等2000多种商品在这条1035公里的铁路线上流动。2023年1至9月,磨憨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627.6万吨,同比增长55.35%;进出口商品货值362.9亿元,同比增长9.92%;出入境人员106.45万人次,同比增长379.93%。

与此同时,距离磨憨站10公里外的磨憨陆路口岸,在高大美丽的国门下,满载进口货物的卡车络绎不绝驶进国门。

磨憨口岸处在两个山体的隘口上,地理因素决定了口岸通道狭窄,也制约着磨憨发展。“2022年11月以来,出入境公路货运分开走,缓解了国门交通拥堵现状。”经合区经济发展局相关人士介绍,在新国门启用货运通道分流出口的同时,磨憨口岸也在进行提升改造,目前,磨憨智慧口岸建设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货运车辆验放时间从原来的平均8—10分钟缩减至约4分钟,通关效率明显提升。随着磨憨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今后,磨憨公路口岸综合提升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后,这个“卡脖子”难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政务服务“窗口”是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群众的第一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节点。走出磨憨站,人们就能看见直线距离不到100米的位置坐落着一座崭新的建筑物——2022年底投入使用的经合区政务服务大厅。仅用3个月时间,该政务服务大厅就完成了设计、装修、人员培训等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综合服务窗口占了一半以上。磨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周茈恒介绍,在“前台统一受理、窗口按责转办、后台分类审批、前台统一出件”的新模式下,群众和企业在一个“综合窗口”递交相关材料后,工作人员就会在后台“跑起来”,通过前台后台、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当场办理、简单事项即时办结。

“智慧化”运作的背后,折射出磨憨持续提高的政务服务能力。从签订第一份土地国有使用权出让合同、办理第一本施工许可证、颁发首张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到目前“交地即交证”政策在磨憨落地,跑出了政务服务“加速度”。截至2023年11月14日,政务服务中心接待人数共28235人,共受理办件50329件、咨询20064件,办结50329件,办件量同比上升233.39%。

新边民互市场是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后,第一个建成运营的项目。新市场功能设施更完备、海关监管查验更高效。

边民依光荣告诉记者,按以前老模式,边民必须到现场来按指纹进行申报。现在按照新的模式,通过App互联网“边户通”进行人脸识别申报,边民不用到现场,直接在家做农活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刷脸认证。2023年1至9月,磨憨口岸边民互市贸易总量突破100万吨、交易额超38亿元,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46%和73%以上。

一座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2023年11月28日至29日,磨憨镇磨龙村委会瑶族村寨青松村小组,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瑶族盘王节。附近十里八乡,甚至远在红河州河口县、老挝的瑶族同胞也赶来参加这一盛会。

一大早,动听的瑶族乐器就开始演奏起来,青松村73户村民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里新建的中央广场,用瑶族传统歌谣、舞蹈、体育活动以及美食来欢庆节日。在他们身后是修葺一新的房屋、崭新的水泥道路以及写有“磨龙村里尽茶香 青松瑶寨映西山”字样的纪念牌坊……在帮扶共建的过程中,昆明西山区和磨憨、磨龙携手共进,让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建设初见成效,奏响了和谐壮丽的民族团结乐章。

村民赵文龙激动地说,上一次村里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过盘王节还是7年前了。2023年对磨憨和青松来说都是意义深刻的一年,“西山区帮扶我们,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村中道路、沟渠硬化,庭院灯安装,墙面美化,屋顶瓦片翻新,把青松打造成了美丽的瑶族特色村寨。”

就在昆明托管磨憨不久,昆明主城5区和下辖的安宁市,结对帮扶磨憨6个行政村,按照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等建设标准,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6个沿边行政村所辖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8%以上,提前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以西山区帮扶的青松村来说,紧扣产业帮扶这一关键环节加快边境幸福村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多点开花,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俗话说,好山好水产好茶。磨龙村委会的茶叶产量占了整个磨憨镇“半壁江山”,量是不少,可守着好山好水却没产出好茶。只因为不仅茶叶加工设备简陋,制茶的品种也很单一,加工难、销路少成为村民致富的“拦路虎”。

西山区邀请农业专家送学上门、送技到户,走到田间地头,为学员现场讲解示范茶园栽培管理及鲜叶采摘技术,让茶农采出更优质的茶,卖上更好的价钱。投资300万元的茶叶初制所也已经完成选址并开始建设,建成后将实现加工茶叶100吨的规模,通过“企业+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实现从备地种植、苗期管护、采摘及加工“一条龙”帮扶,带动一大批农户实现稳定发展、增收致富。

边境幸福村建设只是以“人民之城”理念勾画出“幸福之城”的图景之一,磨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正越来越强。

托管以来,实施102个“为民办实事、民生补短板”项目,极大改善了磨憨长期无法解决的居民点基础设施落后现状,惠及磨憨镇2万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民生福利“只增不减、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将统筹落实昆明市和西双版纳州各项福利保障政策,加快推动磨憨镇社会保障全面纳入昆明市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确保2024年磨憨镇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昆明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水平。同时,以更大力度推动边境幸福村建设,让磨憨镇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一座国际口岸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需要统筹,空间布局、产业布局、生活布局亦要协同优化,区域经济形态和城市形态要相辅相成。而磨憨,正是一座矢志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构成的是一套科学、和谐、永续的发展路径,这当然需要方方面面的进一步观念更新、动力再造。

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突破口,云南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高地,昆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磨憨这座边陲小城被寄予厚望。在磨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中国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正在持续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边陲磨憨,“未来之城”正拔节生长!

昆明信息港承建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访问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