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投资动态
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昆明这么干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

2025开年以来,昆明全力以赴稳增长、扩内需、防风险、激活力,印发实施的《昆明市推动2025年一季度经济良好开局工作方案》明确,力争全市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奋力夺取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为高质量完成全年“满堂红”打下坚实基础。

1

俯瞰昆明城区。

推动一揽子

增量政策落地落实

在稳增长提信心方面,昆明将通过协同推进政策实施、抓好监测分析统筹、有效破解难点堵点等工作措施,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深入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落实,加快兑现市、县两级存量政策,强化财政、金融、消费、投资等领域政策合力。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预研储备,尽快出台2025年度稳增长政策措施及配套行业政策清单,提高针对性和含金量,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和撬动作用。同时,昆明将认真落实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结合“万名干部助企服务” “局长坐诊接诉”等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做好水电气、物流运输、用工等生产要素保障,积极推动产销衔接、政银企对接。

2

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车间。

在巩固重点产业发展方面,昆明将夯实工业增长支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主动培育未来产业。发挥烟草、石化“压舱石”作用,支持中石油扩大外销业务、稳定原油加工量。加快兑现落实工业企业支持政策,促进化工、冶金、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稳产增效。引导云铜、杉杉等新投产企业扩产增效、多做贡献。加快推进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二期)、云铜锌业搬迁等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好全网发电、水电蓄能、火电存煤、新能源消纳,全力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执行好分时电价政策,巩固“绿电+先进制造业”新优势。 

3

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

在加快房地产企稳方面,昆明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房票安置推广力度,把更多优质项目纳入房源库,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积极推动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持续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推动“三大工程”建设,全力推进22个城中村改造及回迁安置房建设,加快8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

推进102个

重大产业项目开工

在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方面,昆明将紧盯近期计划下达的2025年第一批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省预算内前期费等,聚焦城市地下管网、保障性安居工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积极谋项目、推项目,扎实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力争实现争取资金“首战告捷”。组织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力争均和云谷·昆明科技制造港、云上云5G大数据园、高原特色农副产品智慧冷链产业园等102个重大产业项目在一季度开工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三个攻坚战”,全力推进长水机场改扩建、福宜高速、轨道1号线西北延、2号线二期等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4

昆明长水机场T2航站楼效果图。

同时,昆明将抢抓“两节一假”消费旺季,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支持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圈商街、品牌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掀起新春消费热潮。提高“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撬动作用,实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鼓励引导老旧机动车报废更新,积极举办家居焕新、电商直播等各类“以旧换新”促销活动。

昆明还将推动进出口贸易扩量提质,包括稳定运营并持续扩大“澜湄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品牌影响力,推动与中欧班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等有机衔接,提升跨境商品集货发运能力,支持企业组团参加重点外贸展会,拓展花卉、蔬菜、有色金属等特色优势产品和成套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扩大二手车、新能源汽车、摩托车出口规模,鼓励大型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

5

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

力争引进亿元以上

产业项目超35个

在抓好新增量内培外引提质方面,昆明将开展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更大力度推进产业招商等工作。其中,将用好东西部协作、沪滇协作、区域协作等机制,加强统筹谋划,一季度赴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招商活动,聚焦“8+N”重点产业链,尽快招引一批引领性企业、落地一批标志性项目,力争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5个以上。持续跟进服务重点外资项目。稳步推进云南省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平台昆明创新试点工作,落实好项目分类分级管理、首席服务专员、项目审批帮办代办等机制,跟踪推进180个“重中之重”项目,提高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

6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在民生方面,昆明将推进千方百计稳就业、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全力统筹发展与安全等工作。包括研究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落实中小企业稳岗扩岗支持政策,继续实施“十万高校毕业生来昆留昆计划”,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返乡监测帮扶、劳务对接、岗位推送,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统筹安排好“菜篮子” “米袋子”市场供应,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昆明信息港承建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访问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17000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滇B2-20090009-1